第七百四十五章 各方-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文彦博听着,眯起眼睛,问道:“说说看,你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文及甫答道:“儿这些时日,已经走访过,也实地看过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新城东厢,虽只九坊,但坊中产业甚多……”

    “显仁坊、汴阳坊、崇善坊、安仁坊,自国初以来,便是作坊云集,百工汇聚……”

    “而春明坊、宣阳坊,则多勋臣外戚……”

    “又有朱雀门大街,贯穿整个东厢,人口繁多……”

    文彦博听着满意的点点头,看着文及甫的神色,也总算是欣慰起来。

    不过……

    “汝选新城东厢抵当所,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吧?”文彦博悠悠的问着,眼睛直视着这个儿子。

    文及甫顿时瑟瑟发抖。

    但文彦博也不点破,只是道:“有些事情,汝要注意度!”

    汴京新城的东厢,最著名的地方,自熙宁以来,就只有一个地方——春明坊。

    那里有着先帝赐给王安石的宅邸!

    现在,王安石的嗣孙王棣在京城,跟在吕公著身边。

    每到休沐日,王棣都会回到春明坊的荆国公宅。

    然后他就效仿王安石,经常去邻居家串门。

    他的邻居是谁?

    宋处仁!

    宋处仁是已故的龙图阁学士、赠礼部侍郎宋敏求之子,其祖父是燕宣献公宋绶。

    而宋家,经过宋绶宋敏求父子数十年的经营,已经是这汴京城中最大的士大夫公卿社交场所。

    无论新党、旧党,只要到了宋家,都会暂时放下恩怨。

    而原因只有一个——宋家有着所有士大夫都渴望的东西——藏书。

    从宋敏求生前的著作,就能看出他家的藏书,到底有多么丰富和强大了!

    《唐大诏令集》、《六宗实录》、《长安志》、《春明退朝录》。

    宋敏求能有这些著作,靠的就是他家收藏的那几万卷,连宫中都未必有的唐代史料、典册、诗集。

    无论是欧阳修写新唐书,还是司马光写资治通鉴,都得找他借阅藏书。

    那么宋家为什么有这么多藏书?

    那是因为,宋家掏空了四个大宋藏书大家的家藏!

    第一个是宋绶的外祖父杨徽之。

    杨徽之是从五代走过来的文人,收藏了大量的唐五代典章。

    但他没有儿子,死后,家产为诸女婿、外甥所分。

    而宋绶不要钱,只默默拿走了杨徽之的藏书。

    第二个,则是真庙时的宰相文简公毕士安,这是宋绶生母的祖父,也是其妻子的曾祖父。

    因宋绶父子好书,毕家藏书,被他们父子如松鼠搬家一样,在数十年中,一点一滴的搬空了。

    第三个是魏文征公王旦。

    王旦生前,很喜欢宋绶,所以王家藏书,也难逃毒手。

    第四个,则是当朝的宰相吕公著。

    因为,吕公著的次子吕希哲的妻子,就是宋敏求的掌上明珠。

    所以,宋敏求在世的时候,就盯上了吕家那从吕蒙正时代就留下来的家藏藏书。

    吕公著也知道宋敏求好书,于是敞开家门,任由其抄录甚至搬运。

    就这样,宋绶父子两代人,靠着掏其他人家的藏书,以及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,到处购买、搜罗古籍。

    撑起了整个大宋,最丰富、最全也最好的唐五代典章库。

    无论是唐五代的史料还是唐五代的诗篇,都藏在宋家的书架上。

    而且,因为宋绶父子爱书、喜书。

    所以这些宝贵的文献,都得到了非常好的保养、修订。

    宋绶父子在世时,还会组织汴京的士大夫一起校正这些藏书的缪误。

    对士大夫来说,春明坊第六区的宋府简直就是他们的天堂!

    如今的宋家,在宋敏求去世后,因为能力问题,再也组织不起天下有名的士大夫一起修订、校正藏书。

    但,宋家依旧对整个天下的文人士大夫敞开大门。

    只要你是读书人,都可以去宋家借阅他家的藏书。

    于是,春明坊的房价,因此成为了整个汴京新城的高地——因为有太多人,喜欢居住在宋家的附近,以便随时借书。

    自然而然的,宋家也就成为了这汴京城最大的士大夫公卿社交场所。

    在宋家,哪怕是熙、丰时代,新旧党争最激烈的时候,也经常能看到朝中新党和旧党的大臣,坐在一起安静的看书,甚至互相交流彼此的心得。

    王棣自回京,就住在了春明坊内。

    有空就去宋家借书看,宋家人很喜欢这个年轻人。

    而随着王棣去的次数多了,汴京城内的其他家衙内也都纷纷打着去宋家看书的旗号,接近王棣。

    文及甫就被刑恕拉着去了好几次。

    回来后,文及甫就嚷嚷着,要选一个女儿嫁给王棣了。

    但被文彦博骂了一顿狠的,文及甫这才不敢再提。

    但他并没有死心。

    这次特意将文家要扑买的抵当所选在汴京新城,还是有打着招王棣为婿的算盘。

    没办法!

    王棣太香了!

    王安石的嗣孙!唯一继承人!

    按照刑恕所言,无论是谁家的女儿嫁过去,都可以躺着享福。

    这样的一个女婿,顶的上七八个状元郎!

    刑恕还说,要不是他没有适龄的女儿,就算学当年的张尧佐绑冯京,也会把王棣绑回家的。

    刑恕的话,真的是让文及甫动心。

    如今,自己的小心思,被老父亲看破,文及甫自然瑟瑟发抖,支支吾吾起来。

    瞧着文及甫那没出息的样子,文彦博摇摇头,道:“汝这逆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老夫迟早要被汝气死!”

    文及甫以为老父亲是在骂自己和王棣交往,便低下头去,乖乖挨骂。

    文彦博叹息几声,道:“汝可知,为何老夫不答汝对梁况之的疑问,反而提及抵当所扑买一事吗?”

    文及甫摇头。

    文彦博深深吸了一口气,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,才问道:“我文家扑买抵当所后,会变成什么?”

    文及甫小心翼翼的回答:“勋臣外戚?”

    文彦博点点头:“汝还不算太蠢笨!”

    在大宋,士大夫文臣,需要维护名声,哪怕私底下再怎么贪拿卡要。

    明面上也需要装出一副两袖清风的样子。

    直系亲属,更是需要好好约束。

    不能让他们在外面乱来,搞坏了自己的名声。

    所以,士大夫家族,都会用门客或者族人当白手套经商。

    同时,他们也适可而止。

    很多事情,都不敢做的太过分。

    只有勋臣外戚们,会光明正大的做买卖,经营生意。

    如驸马都尉王晋卿,就是这汴京城里,最大的苎麻商。

    他家的麻袋,是直接卖给开封府。

    朝野内外,对此都是熟视无睹。

    因为,这是游戏潜规则,祖宗以来,赵官家们和士大夫集团,就是通过让渡经济利益,喂饱了外戚勋贵们。

    让这些在汉唐张牙舞爪,肆无忌惮的政治力量,变得如同一只温顺的小猫。

    “现在,汝知道,为何老夫不愿意与梁况之纠缠了吧?”

    “外戚勋臣,不可干政!”文彦博语重心长的对文及甫道:“汝兄弟要切记这一点!”

    这是游戏规则。

    外戚家,吃饱了就一边呆着吧。

    国家大事少掺和!

    “那大人就不管了?”文及甫忧心忡忡的道:“如此一来,朝野恐怕会对大人有非议……”

    文彦博是太师,是平章军国重事。

    这种事情他要不管,舆论能骂死他!

    文彦博笑了:“老夫何曾说过不管?”

    “但他梁况之是什么人?”

    “他说,老夫就要管,那老夫算什么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