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两百七十节 一言定国策-《我要做门阀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那又是何苦来哉?

    真喜欢世袭的,完全可以将来去身毒做土皇帝嘛。

    反正,在中国,在诸夏,张越不允许出现比他还牛逼的人物与家族。

    众人听着,这才松了口气。

    但下一刻,他们就又恐惧了起来。

    因为,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辛武灵,撑着拐杖,来到了丞相面前,拜道:“丞相,末将蒙丞相不弃,用为楼船将军,命为执政大臣,已有六年……”

    “六年来,末将有心辅佐丞相,奈何病体残缺,难有作为……”

    “今闻丞相,欲建万世之策,立后继之法,末将斗胆,恳请丞相自末将始……”

    “末将请辞执政大臣、楼船将军之任,愿归武苑,教导后辈!”

    于是,剩下的十一个人都傻眼了。

    楼船将军辛武灵,一直在甘泉宫养病,没有大事,很少回长安,这是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的事情。

    大家也基本都当他死了。

    可是,现在,这个‘死人’,却忽然跳了出来,主动请求致仕、辞官。

    这是没有人能想到的事情。

    毕竟,执政大臣,哪怕是再没有存在感的执政大臣,那也是执掌天下大权的十二人之一。

    地位崇高,权柄无限。

    说辞就辞?

    当下,许多人的脸色都变了,心里面更是忍不住埋怨乃至于诅咒起辛武灵来。

    但他们哪里知道,辛武灵与张越,早就商议好了呢?

    只能说,这些人在权力的核心上坐的太久,失去了原本该有的警惕性和敏锐。

    简单的说,就是膨胀了。

    他们却也不想想,张越与他麾下的大将,当年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,发动兵变,冒天下之大不韪,软禁皇帝,逼天子退位,扶立小皇帝,难道就是为了给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谋福利的?

    笑话!

    从前,张越或许还需要这些人。

    但现在,当新生代成长了起来,地方官员和贵族也都换了一波,其中的刺头与麻烦人物,统统发配去了西域,留下来的都是应声虫和磕头虫后。

    张越已经不再需要这些从前的朋友与旧贵族们帮忙了。

    也不再需要这些人的人脉来帮助他进行统治了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就没有必要再惯着他们了。

    现在,君权已经被限制了。

    是时候,把卿大夫们的权力,也划下边界,定下制度。

    同时,也是时候,让新生代出来透透气了。

    当然,不到万不得已,张越不愿和当年一样,动用军队。

    所以,他还是好心相权,善意相待。

    希望让这些人做个榜样,给后代子孙当个标杆。

    和平的完成权力交接和过渡。

    “将军劳苦功高,如今又高风亮节,急流勇退……”

    “当为万世之表也!”

    “吾当上表天子,请封将军为郑王,益食邑一万户,赐黄铜钱百万、黄金万金,以飨将军之功也!”

    张越握着辛武灵的手,笑着说道:“将军也且稍等本丞相三五年,待得国事安定,吾也当辞官归隐……”

    这就是明确的划下了时间表——三五年内,如今的执政大臣,都要准备鞠躬下台,让新时代来上位。

    毕竟,天下皆知,英候张子重,言出必践!

    说杀谁全家就一定杀谁全家!

    同样,说不做什么就一定不做什么!

    所以,丞相辞官,现在的卿大夫们,谁还敢继续留在台上?

    唯一的问题是,这位丞相哪怕只是个布衣,在台上的人,谁敢无视?

    须知,如今大汉帝国的所有主力野战兵团的将帅,都是直接听命于这位丞相,并为其提拔起来的。

    更有那些连卿大夫们都不知道虚实,不清楚兵力构成与开支的鹰杨将军府所统帅的鹰扬骑兵、火炮、火枪以及使用着火枪的鹰扬龙骑兵了。

    这些军队,就从来都只听命于丞相本人。

    他们的军饷、爵位和赏赐,都是由丞相亲自委派家臣、亲信,前去监督发放的。

    这些人,素来只知丞相英候,而不知所谓卿大夫、执政、天子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,这位丞相辞官,也就是做做样子。

    但其他人,一旦鞠躬下台,想要再次位居执政,就要千难万难,甚至永无机会了!

    但他们能怎么办呢?

    手里面没有兵权,他们就只能任由鱼肉,而毫无反抗之力!

    于是,这些过去风光无限,位高权重的执政大臣,只能是躬身而拜,心事重重,满腹忧虑的迎来永始八年的黎明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