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章 道门的起源-《从五斗米道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小道士转移了话题:

    “既然喝过了符水,那就开始今天的背诵吧!”

    说着,他从怀中取出了一本书,这却不是《老子五千言》,而是《老子想尔注》!

    “《五千言》你这两个月已经会背了,那往后就换成《想尔注》吧。”

    张觉虽然很早就会背《道德经》了,但因为要保持人设的缘故,所以他故意装作不识字,各种拖慢学习进度。

    但演戏也不能演得太假,所以就算他已经拖慢了进度,可他《道德经》的背诵进度依然很快,两个月背完五千言,这速度让小道士自惭形秽:

    他当年背这个,虽然也没花多长时间,甚至不到两个月,但他出身世家,是有家学基础的。

    反观张觉,却几乎是零基础,字都不认识几个,却依旧能两个月背完《五千言》,实在是让人惊叹。

    总之,他认为张觉是块读书的料,未来哪怕下山入世,也不会当一辈子贫民,这是汉代知识分子的自信!

    小道士开始为张觉介绍新教材:

    “《想尔注》不是古时经典,而是天师自行所作的道书,根植于《五千言》,却又融入了天师自己对大道的理解,乃是一卷不逊于古人经文的经典之作。”

    “相比于《五千言》,《想尔注》可能没那么高深莫测,但却是我天师道的根本经文之一,学道于天师门下者,不可不学《想尔注》!”

    接着,他便逐字逐句地教张觉诵读,每读一段,便要为张觉解释其中道理。

    这与教读《五千言》时截然不同,他教《五千言》时,只不过是粗略背诵而已。

    而这《想尔注》却是宛如儒家经典的“微言大义”一样,小道士仔细为张觉讲述其中道理,不再是只教背诵。

    这让张觉很奇怪,为何小道士对两部经文的态度如此不同呢?

    而后学着学着,张觉就越发觉得不对劲儿了:

    这《想尔注》所言,虽与《五千言》同源而出,却又与之道理不同,就像是在……曲解原文一样!

    《五千言》通篇没有什么说教之辞,可《想尔注》却处处都是说教,并且把“道”给人格化了,认为“道”就是“太上老君”。

    人们若想成仙,那就要把“太上老君”作为最高神,并且遵守“太上老君”的训诫,以诫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,名为训诫,实则是“教规”……

    张觉悟了:

    怪不得后世道家变成了“道教”,原来根子在这儿,是张道陵对道家思想进行了“二创”,这才出现了这个以成仙为宗旨的教派!

    ……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