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二章:火源窘境-《大隋废太子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说白了,这两者就是一个取舍的事。

    史怀义是严格按照杨勇的安排去执行,杨勇说要保证安全性,他就往死了去查这些人的背景,直到反复确定没有问题之后,才会放进盐务监干活。

    而这时候,杨勇又要史怀义提高产量,    那对于史怀义来说,便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

    当然,他也去请教过史万宝,不过史万宝有意让史怀义脱离自己独当一面,所以并未提出什么合适的建议。

    导致现在史怀义每天都快愁白了头发。

    但李少值就不一样了,光看其一个官宦子弟居然敢亲自下地做农活,便足以见得其不是一个喜欢墨守成规之人。

    在他眼里,    安全性也好,效率也好,只需要达到一个平衡即可,不需要做到极致。

    起码现在不需要。

    这和杨勇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
    不过当着史怀义的面,杨勇并没有对李少值进行大加赞赏,毕竟总是要适当照顾一下这位京畿盐务总监的心情,所以杨勇只是不动声色地颔首道:“火源呢?”

    杨勇没有反对,其实就已经是默认了自己之前所说的可行性,李少值答道:“回殿下,在下这几日仔细看过盐务监煮盐时的过程。

    其中煮盐之时,盐务监如今所用的大多都是木炭,可木炭昂贵,这便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制盐的成本增加。

    所以在下以为,可以采用新的火源代替木炭,进而减少煮盐时的成本。”

    听完李少值这番话,史怀义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如今关中地区人口稠密,对于柴火木炭的需求量剧增,加之关中地区已经被古人开发了数百年之久,木炭的价格水涨船高是必然之事。

    其中盐务监制盐时,    绝大部分的成本损耗,都是来源于木炭的花费。

    可想要找到木炭的替代品,却也不是那么轻松的。

    杨勇心中倒是动了动,不过他没说话,毕竟李少值既然提出了这方面的见解,那必然是有自己的应对之策。

    所以杨勇只是看着李少值,道:“李大郎有何良策?”

    “在下之前听闻,河东之地盛产一物,外表漆黑无状,却可如木炭一般燃烧,且价格低廉。

    若能以此代替木炭,在下以为,或可降低盐务监不少的成本花费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