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 与狼共舞【上】-《慷慨天山》
第(2/3)页
徐参谋喝了一口水,温度正好。
但刘振华的问话一下子让他没能反应过来:
“画什么?”
刘振华指了指还摊开的地图。
“哦,你说这个啊!哈哈,画好了!”
徐参谋笑着说道。
刘振华也笑了起来。
火光映照下,他的脸还没有白天看上去那么黑。
但是因为没洗脸的缘故,一笑起来,脸上堆起的褶子里,还是有泥灰形成的一条条黑线,看上去沟壑分明。
“有知识就是好!我那教导员和徐参谋你一样,都是文化人。”
徐参谋把缸子递给刘振华,让他把剩下的半缸子热水喝了,暖和暖和身子。刚才他虽然在埋头画图,但还是知道刘振华蹲着装满热水的缸子走了出去,想必是给了值哨的战士。
“以前战争年代,没条件,现在和平了,要开始发展生产,发展经济,建设城市,文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!”
刘振华听着徐参谋的话,却是没能完全明白。
“那徐参谋……以前打仗的时候,为啥就不需要文化?”
徐参谋摇摇头回答道:
“刘营长,文化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。没有文化,咱们怎么能制定出那样有效的战略?没有那样的战略,难道小鬼子和反动派会自己放下武器?”
刘振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
这样类似的问题他和教导员也讨论过,但教导员的文化程度也不够高。写个汇报材料没什么问题,但没法站在这样高屋建瓴的角度来总结。
“就像你,抗战的时候,我记的你还是排长对吧?当初你打仗的时候,进行的那些军事活动,其实都是文化。”
刘振华自嘲的说道:
“我哪有文化呢……”
徐参谋解释道:
“比如挖战壕,在军事术语中就是土工作业。将战壕一直修筑到敌人阵地前线,以此来减少因对方火力而造成的伤亡就是土工掘进。另外,你安排哪个班时负责什么阵地,谁先冲锋,谁留着当后手等等,这些叫做梯次配比火力,以及预备队准备。”
刘振华好像明白了过来。
“敢情就是换了个说法儿?”
徐参谋回答道:
“哈哈,你这么说也没毛病。我的意思是,这些东西本来就存在,只是你不知道。你是在实战中积累起来的经验,而这些经验早就有前人总结过。你想想,要是你早就有了这些经验知识,安在实战中是不是更加得心应手?”
刘振华一下严肃了起来……
战争年代,敌军训练有素。上到高级将领,下到小队长,基本都是专门的军事学院培训出来的。不但自身有过硬的军事素质,更掌握了系统的军事理论。二者结合起来,在战争开始的阶段,让我军损失惨重……
毕竟当时的中国十分落后,文盲率都在百分之八九十。更不用说军校了。
刘振华所在的部队里,系统接受过军事指挥教育的,就那么几个大首长。就连主力团的团长,都是泥腿子出身,能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错。
像刘振华这样最基层的指战员,更是得靠自己摸爬滚打。能活着积累下经验,就是给自己日后虚名。说白了,还真靠着几分运气。
徐参谋解释的很透彻,还通俗易懂。弄得刘振华很是羡慕,心里酸溜溜的……
“唉……要是我也有文化就好了!”
徐参谋不同意刘振华这个态度,出言纠正道:
“这叫什么话?没文化可以学,现在不是战争年代了。这么安稳的日子,这么好的条件,学文化算什么?你刘振华连鬼子的刺刀子弹都不怕,还能被那么几个方块字难倒?学不会不是因为难,是因为你没用心!要是把以前拔炮楼,守阵地的心态拿出来,还能有你掌握不了的文化吗?”
刘振华被徐参谋说的抬不起头来……
同样的话,老搭档教导员也对他说过。让他就把一个字当做一个敌人,一句话当做一个炮楼。一个敌人一个敌人的杀,一个炮楼一个炮楼的拔,最后练成一片,就成了根据地。不过这个根据地是文化的根据地,能永远从中汲取营养。
可惜刘振华没能听进去,还嘲笑教导员举的例子不切实际。
现在听徐参谋也这样说,他才开始正视起来。
“那我现在学还来得及?”
刘振华问道。
“当然来得及!这次团里提拔你当营长,可是对你寄予厚望啊!你一定要跟的上步伐,适应现在我当我军新局面、新节奏,才能继续为人民、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!”
想着徐参谋的话,刘振华竟是怎么也睡不着。
前些日子,他和教导员还说起部队新老交接的问题。当时他只是有个很模糊的概念,觉得需要有所转变。但不清楚转变的方向是什么,也不知道该以何处作为突破口。
今晚和徐参谋这一通闲聊让他明悟了不少。
尤其是徐参谋话中的“新局面、新节奏”,让他一下有了清晰的方向。
新老交接的问题,其实就是文化的问题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