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79、喀秋莎与拿着铁锹的军人!-《对话世界:我是穿越者!震撼全球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挥动着军帽。

    “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,

    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。

    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,

    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;

    勇敢战斗保卫祖国,

    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。”

    任何人,哪怕是五音不全的一群人,只要一起高歌时,歌声都要比最牛叉的歌手更好听。

    当喀秋莎的歌声震散了天空的战争阴霾。

    喀秋莎,到此为止。

    观众席上,镜头捕捉到了这样的画面。

    一小群人站起身来,齐声高歌喀秋莎。

    他们流着眼泪,他们感同身受。

    他们是蓝星世界毛熊国的人。

    他们,懂了喀秋莎。

    【如此激烈的战争,一座城市几乎全部被毁,长达九百天,这是多么恐怖的战争!】

    【在第八十天时,城市里就已经没有了木柴可以烧,但是第九百天,他们终于胜利了。】

    【每一个死去的人都留给了活着的人希望。】

    木材,在这场战争中,具有象征意义。

    也具有最实际的意义。

    每一个无辜被空袭被炮弹袭击的居民死亡后,都留下了房子支架木材,分给其他人燃烧。

    星星火光,未曾断续。

    喀秋莎,在这场战争中,具有象征意义。

    也具有最实际的意义。

    这场战争中死去了无数个喀秋莎,这个名字在毛熊国太常见了。

    这场战争中,也有无数人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喀秋莎。

    但每一个死去的喀秋莎,都让更多的喀秋莎活了下去。

    现场八万人,听着体育场里那不足两千的毛熊国观众高歌《喀秋莎》。

    这就是毛熊国民谣。

    民谣,从诗歌中脱胎而出的各民族各国家最真挚的情感。

    这就是《喀秋莎》。

    那一年,毛熊联从被全面压制,死亡了无数士兵后,又征召了无数士兵。

    毅然决然,踏上了反攻之路。

    那一年,毛熊联打败了一个又一个的德意志铁血师,拔掉了一个又一个的营地,一路攻入林柏城。

    许多年后,米国人说:最先攻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是米国人。

    要知道,奥斯维辛被攻下前四年,后五十年内,没有一个米国人去过这个地方。

    为什么攻下前四年米国人去过?

    因为建立奥斯维辛的钢铁是米国人卖给德意志的。

    米国人是真的会发财。

    米国人也是真的不要脸。

    此刻,无数喀秋莎和无数喀秋莎牺牲的爱人,齐声告诉米国人:放你吗的屁,不!要!脸!

    搞不好许多年后,米国人会说:是我们伟大的米国队长冲进圣彼得,在‘凶残’的毛熊联士兵手中救出了喀秋莎们。

    蓝星的毛熊国,和地星毛熊国的困境是一样的。

    所以,毛熊国的观众已经忍不住了。

    忍不住落泪。

    忍不住颤栗。

    忍不住将眼睛望向了不知道在何方的平行世界地星。

    现场的毛熊国观众收声,林轩才拿起话筒:“让我们有请毛熊国的歌手演唱另外两首毛熊国的民谣。”

    “《莫希科郊外的晚上》。”

    “《伏尔加河船夫曲》。”

    “深夜花园里四处。静,悄,悄。

    树叶也不再沙沙响,

    夜色多么好,

    令人心神往,

    多么幽静的晚上。”

    “哎嗒嗒哎嗒,

    哎嗒嗒哎嗒,

    穿过茂密的白桦林。

    踏开世界的不平路!”

    毛熊国的民谣,又是另外一种风格。

    苏特兰圣歌风格,意呆利美声风格。

    毛熊国的民谣,是诗歌。

    正对应了那些伟大的毛熊国诗人和作曲家。

    毛熊国的民谣,也是乡音。

    而同时,毛熊国的民谣,也是军乐。

    无论是抒情,还是激烈,还是恋爱,或是劳作,万物皆可军乐。

    当两首歌表演结束的时候,毛熊国那边的新闻实时更新。

    同时段,毛熊国内,地星版本《喀秋莎》,下载量三千四百万次。

    毛熊国一共就一亿三千万人。

    音乐的力量,总是那么强大。

    曾经,意呆利的游击小组也曾经把《喀秋莎》改成了队歌,指引队伍的战斗。

    如今,在蓝星,《喀秋莎》再次成为了毛熊国人心中的热爱。

    我之于我爱,异世又怎能变。

    我之于我信,异世亦然而已。

    现场,无数人为之落泪,为之鼓掌。

    弹幕无数人正在缅怀。

    他们记住了那个带着欢声笑脸高唱喀秋莎的彼得罗夫。

    仅此就够了。

    等上台的林轩举起话筒。

    “不知不觉,今天的民谣之夜已经过半。”

    “仅剩两个板块,龙国民谣与米国乡村乐。”

    “让我们先聆听一首由米国音乐家作曲,龙国词人填词的世纪民谣。”

    “《送别》。”

    送别,由米国作曲家约翰于十八世纪作曲。

    由龙国词人李叔同于十九世纪填词。

    这位著名的音乐家、美术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戏剧活动家,是龙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的全能艺术家。

    也是一位伟大的教师。

    曾经教育出过丰子恺这位漫画缔造者。

    不过,他留给龙国最深刻的一课,正是《送别》。

    世上无人能不分别,世上无人不听过《送别》。

    悠扬的钢琴响起,一群小孩出现在主舞台上。

    半遮蔽的体育场上,少见的出现了些许星星。

    在燕京这样的大都市,偶然见到星星是多么幸运的事情。

    不知道这些星星是喀秋莎们,还是龙国的先代音乐精灵们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